《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7期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7期

出版日期
2022/01/16
出版者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ISSN
2414-7478

換上新曆,人間又迎來新的一年,《人間佛教》學報‧ 藝文也邁入了第7 年,我們將繼續秉持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精神,傳遞「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理念,將佛陀的智慧傳播到家家戶戶,共創人間淨土。

 

「星雲大師特集」本年度配合本院「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線上講座,選錄相應的大師文章,本期推出〈《六祖壇經講話》―前言〉一文,以十點分述《壇經》梗概及惠能大師生平記事。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專題:四給」,此次有2 位學者發表專文。南華大學宗教所黃國清教授根據《大智度論》的相關義理,深化詮釋「四給」的佛法深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審韓國茹〈人間佛教的修行―以星雲大師「四給」思想為核心的探討〉一文認為,四給思想是指導眾生在眾中修行的簡易法門。


「人間論壇」,刊載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鄭文泉教授的〈當代馬來穆斯林的佛教建築文化〉,他以清真寺為例,分析傳統佛教建築元素在現代東南亞馬來穆斯林社區的延續與發展;南京資訊工程大學李玉用教授〈佛教生態倫理智慧的三大向度〉,從珍愛自然、慈悲平等、淨心淨土三個方面,來論述佛教在應對當代生態環境問題上的智慧。


「專題連載」部分,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台灣佛教新史〉第19 篇,續談殖民時期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2 章,談佛教的起源和傳播,中英文同步刊登。

 

「別錄」為中、英文〈2022 年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及全體宗委代表,向大眾報告佛光教團去年的弘法行事與成果。

 

藝文版,「名家精粹」專欄收錄百家講壇主講人孫立群教授作客揚州講壇,講述〈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與生活〉,今特輯錄以饗讀者。「人間佛教專題」,配合農曆春節的到來,特別選錄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奮起飛揚在人間》的一篇文章〈聰敏靈巧,帶來人間歡喜〉,希望大家都能過一個歡喜自在年。


第11 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去年12 月已於台北道場舉行贈獎典禮,評議委員將「貢獻獎」頒給了96 歲當代華文作家王鼎鈞
先生,作者在得獎感言中特別感謝大師能夠創設此項大獎,讓文學人可以盡情擁抱文學,將真、善、美流傳世間。


「與佛相應」專欄,滿謙法師書寫此文時,正逢佛光山一年一度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作者藉由〈等念冤親,怨親平等〉一文,冀望有情眾生皆能消釋心中的愛憎、對立之心,進而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去年,編輯室特別製作創辧人90 歲後的「說法」,以及他書寫的18 種「病後字」,廣獲學者和弟子們熱烈回響, 今日遴選9篇與讀者分享。「歷史風華」專欄,收錄丁志達居士〈「棋」異人生,千古無同局〉;「人生修行路」這期收錄淨慧長老〈抵制煩惱的力量〉。其餘固定專欄亦選錄許多作家及投稿作品,讀者可以在花開四季的歲杪慢悠品讀。


最後,衷心感謝陪伴《學報》走過六年歲月的作者與讀者們。時值新春,祝福大家歲歲平安、希望奔騰!

 

論文
《六祖壇經講話》——前言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論文
星雲大師「四給」理念的佛理詮釋——依本於《大智度論》的理解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
論文
人間佛教的修行 ——以星雲大師「四給」思想為核心的探討
韓國茹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審
論文
當代馬來穆斯林的佛教建築文化
鄭文泉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教授
論文
佛教生態倫理智慧的三大向度
李玉用
南京資訊工程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論文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九——殖民時期佛教文教事業之二: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下)
闞正宗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論文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二章 ——佛教的起源和傳播
路易斯.蘭卡斯特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
論文
The Buddhist Maritime Silk Road (2): Origin and Spread of Buddhism
Lewis R. Lancaster
Founder & Director, 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 (ECAI) Emeritus Professor, UC Berkeley
藝文
千生萬死猶歡喜的人間菩薩
妙士法師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
藝文
「棋」異人生 千古無同局
丁志達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