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11期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11期

出版日期
2017/09/16
出版者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ISSN
2414-7478

時序入秋,本刊企盼為讀者們帶來豐盛的心靈秋收。「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無非是帶領著我們把心找回來,活出心安理得的人生。

 

本期論文版,刊登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在紛紛擾擾的內外世界中,開發我們的真心佛性,得以自在灑脫。農曆七月是孝道月,廣興教授〈人間佛教的孝道觀――以《阿含經》為主〉,提供了解原始佛教的佛陀本懷,以及中國佛教如何進一步的發揚光大孝道思想。陳堅教授〈人間佛教需要「人間解釋」――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創造性解釋〉,從中華文化的時空背景,了解佛教中國化、本土化的形成,闡述人間佛教對當代的重要性。

 

蔡昌雄教授〈從宗教對話到宗教參與──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新宗教多元論意涵〉,從「宗教參與」取代「宗教對話」的角度切入,詮釋人間佛教以平等觀為宗教多元論所帶來的意涵。

 

王偉教授〈慈心悲願,利樂人間──從「慈悲心」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從教育、文化、慈善、共修四方面來闡述大師對人間的關懷與實踐。另有秦瑜教授〈大學通識教育中的佛教文化教育教學探索〉,以實例探討近年佛教文化作為通識教育課程走進大學講堂,所迎向的時代發展機遇和挑戰。

 

木村清孝教授《華嚴經入門》進入第五講,講述「盧舍那佛的淨土」;「論壇紀實」記錄陳劍鍠教授與王雪梅教授〈當彌勒遇見彌陀〉的精采對談,論述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思想的異同與其奧妙之處。

 

英文版論文“Rethinking the Precept of Not Taking Money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Mainland Chinese Buddhist Nunneries” 乃Tzu-Lung Chiu 博士實際走訪兩岸寺院田野調查,就戒律的精神以及現代實踐性作深入的探討。

 

藝文版,首先收錄世界日報總編輯常誠容女士,書寫去年參與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之後,對生命的種種感悟,讀者可藉此了解法會內容也可一探星雲大師的行誼。在閱讀〈昨日華香〉專欄時,透過詩人溫婉細膩的筆觸,讓我們感受到作家與畫家惺惺相惜之情。台灣知名水彩畫家梁丹丰女士,緬憶前塵往事,無論是童騃時的記憶,或是五十年前與玄光寺的一段因緣,深信寺院是人們心靈的歸依處。

 

在〈歷史風華〉專欄,介紹宗仰上人一生的品行道義,其有愛國奇僧之美譽。宗仰上人為禪宗臨濟法脈第四十四代祖師,亦是佛光山祖師,憂國憂民之外,尚發起編纂《頻伽藏》工作,當帝制成了過去式,上人急流勇退回到金山寺閉關,不慕名、不邀功,實幹的精神在其修行實踐當中,宗仰上人是佛門龍象也是鐵錚錚的漢子,了解這位偉人的人生歷程,或許喚出那些早已被你我埋入內心深處的理想與抱負。

 

〈人生修行路〉專欄中,作者堅持對於這些特別點兒的孩子付出,我們且看作者如何走得心甘情願,歡喜付出。另外,如何把世界帶進教室?讓我們隨著沙發客來上課計畫負責人楊宗翰先生一起走進校園,讓孩子看見不同角度的世界。

 

在2017 年5 月16 日《星雲大師全集》發布會上,張亞中教授談到,如果佛陀遇見星雲大師,他會對大師說些什麼,而在本期舞台劇本〈三菩提〉中,作者讓佛陀、孔子、老子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談。還有許多好文未能逐次介紹,有待讀者一一品味,隨著作者的思路波動在美好漣漪之上。

 

藝文
黃效文:紀錄奇幻仙境的變化
郭士榛
藝文
禪詩三首
亞彬
藝文
八折誦經
王平
藝文
是祂!
陳顏秋菊
藝文
從佛光盃國際籃球賽事看見三好四給的傳揚
妙開法師
藝文
「人間佛教」寶典——隆重推介《星雲大師全集》
樓宇烈
藝文
涵養新時代軟實力 為幸福人生找理由
蕭惠珠
藝文
曙光
林明理
藝文
賞鳥
伊晴
藝文
瑪哈泰寺、極樂寺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