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佛教求法史雜考

作者
曹仕邦
單位職稱
澳洲坎培拉國立大學研究
編者
佛光學報編輯委員會主編
摘要
本文依據史料考求自魏晉迄隋唐,中在域外諸遭遇,與處事應變之道. 一. 循陸赴印度求法跟語言訓練的關中,從陸路西行到印度的比循海路的多,較安全,循陸路經西域諸佛教國入印度,好機會. 二. 關於經西藏入印度的求法路僧俗多採從西域的砂磧雪嶺入印度的路線吐蕃王之後,亦有取道西藏入印度者. 三及對高僧的禮遇:那爛陀寺對有學問的僧,其他僧徒在寺中的生活軌範嚴格,僧人過者由本寺大眾處罰. 四. 求法沙門的懷建寺運動:側身域外的中國沙門多少有懷生於不能適應異域環境的寂寞之感,義淨王募捐建立一中國寺院於西方,好讓大唐應. 五,求法沙門的機智表現:如道希法律,以達成求法弘法之志; 玄奘法師收伏六. 求法史料中所載的西北湖泊。
引文
曹仕邦:〈中國佛教求法史雜考〉,收入佛光學報編輯委員會主編:《佛光學報_第二期》,第2期, 佛教文化服務處,1977年 07月,頁62-82。
全文下載
PDF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PDFs. Please download the PDF to view it: Download PDF.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