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陀紀念館實10周年紀念專書──歷史篇第2章】佛陀紀念館建蓋的緣由及其社會資源
分類
論文
期別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1期
作者
李貴民
單位職稱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編者
妙凡、蔡孟樺主編
摘要
恭奉佛陀真身舍利是否是佛館設立的關鍵因素?本章所欲了解的是,為何星雲大師要為「佛牙舍利」建佛館?雖然是希望讓大家都可以瞻仰佛陀真身舍利,但供養舍利不一定要蓋這麼大的場域,而且台灣社會不一定會認同、接受。
因此,在佛牙被迎回台灣之後,到佛陀紀念館建成時,中國傳統的舍利信仰如何在台灣社會被接受,而台灣人民又如何看待佛陀真身舍利?這些牽涉到佛館設立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如何將勝義諦融入世俗,而重新詮釋神聖之後,是否也提升了佛館的地位與影響力,進而達到佛國淨土的落實,這是本章所要討論的重點。
引文
李貴民:〈【佛陀紀念館實10周年紀念專書──歷史篇第2章】佛陀紀念館建蓋的緣由及其社會資源〉,收入妙凡、蔡孟樺主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1期,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2年 09月,頁140-165。
全文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