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2期
近日,山裡的苦楝、黃金風鈴木、木棉、玫瑰、大理花、九重葛彷彿回應春天的呼喚,繽紛的花朵錯落地在每個角落綻放,正如宋.朱熹〈春日〉所言:「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然而,花香有時,戒定真香則無遠弗屆。本期「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系列專題」推出第二個主題「人間佛教定學」。首篇星雲大師〈談禪〉,從禪的歷史、內容、修持、運用、實踐等五大方面介紹禪的境界。東南大學董群教授從三個層面,分析大師「禪是人間佛教」的禪觀具有創造性與融和性,並體現佛教的包容性和前瞻性。雲南師範大學講師洪燕妮指出,大師突出禪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其「禪」的思想和理念,就是人間佛教理論的重要內容。
輔仁大學教授林佩瑩從禪宗思想史與《楞伽經》中探討實修觀念,從經典論證星雲大師的禪觀延續傳統,並創新地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澳洲南天大學覺瑋法師探討臨濟義玄與星雲大師於所處的時代落實禪宗理念,中英文同步刊登。
本期新增「特稿」專欄,上海大學程恭讓教授透過對《雜阿含經》中佛陀教法思想的義理辯證,肯定佛陀重視現實福祉、理想福祉與究竟福祉,而不是將現實與理想切割為二。本文搭配「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推出。
「本懷輯要」選登南華大學廖俊裕教授的文章,他認為,人間佛教統合整個佛教,具有判教的作用,並透過三好四給的實踐途徑,建設人間淨土。
「專題連載」部分,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台灣佛教新史〉第十四篇,講述台北觀音山凌雲禪寺崛起的經過。東京大學末木文美士教授《作為思想的近代佛教》第二講,梳理了葬式佛教的起因,以及日本近代佛教對傳統的再詮釋所導致的結果。
藝文版,這期開闢「與佛相應」新專欄,作者滿謙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將佛經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重新詮釋,以饗讀者。其次是著名音樂家,亦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家田青先生,記述與大師二十幾年來的佛樂因緣,誠如文中所言:「這是佛教音樂交流的一小步,卻是兩岸佛教共同發展的一大步。」
李利安院長(西北大學教授)於疫情期間,感受人心惶惑焦慮不安,捧讀《星雲大師全集》時,深覺大師的悲願與觀音的慈心相印,期許自己亦能與觀音和大師媲美,做世界上最美麗的人。「人生修行路」專欄分別收錄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以及退休校長楊瑞寶居士的修學體驗。
人物側寫部分,香港作家方舒眉女士專訪香港知名書法家吳紫棟先生的書畫因緣。散文收錄馬來西亞作家許裕全先生,以及慧容法師、慧是法師、黃柏蒼、吳一忠、曾永福的文章;新詩刊登上海無為寺住持玄洪法師,以及碧果、辛金順兩位詩人作品。漫畫部分,特別感謝佛光山都監院書記慧人法師提供八則發人深省的禪宗公案。
這次徵文主題「我是佛」,藝文版收到近10 篇回響,感謝讀者踴躍投稿;下期徵文主題為「行佛」,歡迎各界再予支持響應。最後,祝福所有作者繼續耕耘善美心田,讓良善的佛法化為溫渥的文字,如三月的陽光,普照世界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