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23期
盛夏已過,溽暑猶在,身心如何安放?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位真正的禪者,面臨險惡的環境,能提起正念,以心力來轉化境界,如快川紹喜禪師所說「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如果您仍然煩燥不安,悠遊於學報藝文的法海之中,身心也能得到滋潤清涼。
論文集的「特輯」延續星雲大師有關管理學的論述,本期刊登〈《三世因果經》的管理學〉,大師以四點說明因緣果報是「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告誡我們必須管好自己的心念與行為,時時行三好,才能作一個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
此次「專題」有: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從佛教中國化、「中國佛教」的衰頹、佛教改革等面向,闡述人間佛教的興起及其價值取向。新加坡國立大學許源泰教授以新加坡漢傳佛教「知識化」與「組織化」的角度,論述新加坡人間佛教本土化的實踐歷程。另外,中國社科院編審李建欣〈巨贊法師佛教改革思想初探〉,談論巨贊法師畢生努力為佛教改革與復興的事蹟。佛光大學宗教學碩士戴慶華,探討人間佛教宣講員弘法人才培育的制度、價值以及實踐。
「青年文海」選錄二位青年學者的文章。德國萊比錫大學博士候選人黃穎思正在進行佛光山跨國傳播的民族誌研究,〈世俗的神聖性質―全球佛教華人地區的法會及社會參與〉一文,舉美國西來寺為例深入探討,中英文同步刊登。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博士生常紅星,從星雲大師《心經》的詮釋法下手,探究大師「不二」之思想。
「專題連載」,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台灣佛教新史〉第五章,介紹清初台南大天后宮與海會寺的僧侶;日本立教大學名譽教授橫山紘一《生活唯識》第五講,介紹唯識所具的科學性,亦即緣起法則。
藝文版新專欄「保任真心」,是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美國弘法期間,以不同體裁喻意佛法的文藝創作。另外,我們收錄紀碩鳴先生新書自序〈生命的記憶〉。在此,恭賀依空法師於本刊連載的專欄「佛教文學家系列」結集成書―《不只是中國文學家》,今刊登〈戲曲大師湯顯祖〉,以饗讀者。
六月佛光緣美術館舉辦「一生一會:林清玄文學展」,清玄老師十幾歲皈依星雲大師,後來受邀為佛館駐館文學家,今遴選《紫色菩提》二篇序文,以茲懷念。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書寫出家三十幾年心路歷程;除此,收錄書法篆刻家陳俊光先生為大師治印因緣。前美國世界日報副總編輯常誠容女士,報導菲律賓光明大學三位來自不同種族、信仰的青年,談教育帶給他們人生新的展望。
八月,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藏經樓法寶堂同步舉行「大藏經通俗講座」,並召開「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實為理論與實踐的藏經學術饗宴。
最後,我們想感謝來自大陸住持一方的諸位方丈(玄洪、明影、了空法師),對學術與文化的愛護,佳作慨然授予學報轉載,為兩岸學術、文化交流更上層樓。
金秋季節,邀請您在夜裡攬書入懷,沉浸於書墨之香,感受夜裡蟲鳴協奏出天地間自然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