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4期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4期

出版日期
2023/03/16
出版者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ISSN
2414-7478

今年2 月5 日下午5 時,正是元宵節天心月圓、花燈亮堂之時,本刊創辦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示寂了。大師享耆壽97 歲,僧臘85 年,學界從大師遍及全球五大洲的建寺安僧、弘法願力、革新創意、與時俱進等散播佛法的能量而言,認為大師起碼可稱為佛教史上的「千年來一人」。

 

玄奘大師將滅卻煩惱障、度越生死海的「涅槃」譯作「圓寂」,如果你見過那天夜靜澄澈如洗的星空,一輪圓滿巨大的明月皎潔如鏡燦亮在那裡,便能心領意會,何言「圓滿、靜寂」。

 

本刊編輯群,忍著無限地哀思,製作此專刊。首先要感謝佛教界的《人生雜誌》,以及媒體界盛名的《遠見雜誌》、《亞洲週刊》等,皆以專題方式呈現,代表我們這世代,有幸成為星雲大師的學生、門徒、信眾、友朋的佛光有緣人,傳達我們內心對大師無盡地緬懷與感念。

 

這次的專刊,從大師的示寂為起點,回溯過去,我們可以說,曾經大師僧鞋行過之處,步步生蓮,法雨潤群生。本期《學報》,我們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大師永遠與我們同行」、「各界來文—與星雲大師交會的時光」、「專題報導」。

 

在「大師永遠與我們同行」中,我們尋思大師的一生,以〈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體現其踐行人間佛教的體悟與人間佛教未來發展的殷切叮嚀,同時,以大師墨寶「人間佛教」、「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大師撰寫的詩歌〈三寶頌〉、〈佛光山之歌〉、〈星雲〉,佐以大師「十個時期」拉頁,用以呈現大師一生教法的核心思想,以提供來者在踐行人間佛教的思想依歸。

 

在「與星雲大師交會的時光」部分,我們衷心感謝來自50 餘個國家地區各界的法師、學者、專家近千篇緬懷的文章、唁電、函信,每個人都有心目中的「星雲大師」,每篇作品裡濃沛的情感與感悟都讓人啟發、感動、聯想不已。尤其從這些來文中,筆下常透露出不為人知的、大師如春陽般暖暖的慈愛之心,佛教有句話說:「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這些生動的記錄,不論來自宗教、文學、文化、藝術、學術、教育、政治、企業、媒體……十方各界,也都是大師「行佛人間」的見證與縮影,極具歷史意義。

 

相信從各領域不同視角作品的凝視,大師有如佛陀千百億化身的善巧方便智,只要汲取專家學者文章當中的一滴法水,閱讀後還能增長智慧,對世間生起更多的希望與力量。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先生說:「我覺得星雲大師他的偉大貢獻,在於他把佛教變成了人間的佛教,他讓佛教變得通俗易懂,他降低了佛教的門檻,很多人自然的進入了佛教的大門,所有行為自然的符合宗教教義。所以星雲大師的貢獻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可以看出大師的智慧敏銳,他博大的、透徹的、對佛教的理解,以及用佛教來解釋世界各種現象的一種頂級的智慧。」

 

高希均教授在〈星雲大師的最後懸念──兩岸人民共同擁有的「和平幸福」〉,引證2015 年大師在《慈悲思路.兩岸出路》發表的七十篇文章,將裡面的意涵,歸納大師所要大聲疾呼的五種慈悲智慧:1 人間有一種願景,稱為美好社會。2 人間有一種覺醒,稱為捨得放下。3 人間有一種堅持,稱為消除仇恨。4 人間有一種希望,稱為和平相處。5 人間有一種美德,稱為慈悲智慧。這五點祝願,說出了大師曾經在兩岸之間深深播下的和平種子,願能繼續在廣大的世間開花結果。

 

另外,國際佛光會推播的視頻,歷史文學家余秋雨提出的「秋雨八問」,最是令人深思。余教授每一問都是必然的肯定,可說慧眼獨具,從大師面臨各種歷史難題的反思中,引領我們得到正向的解答,此大哉之問,有如文殊菩薩的解惑。尤其,大師勉勵余秋雨,即使被重重的嫉妒包圍,「承受苦難,其實就是為世界承擔。」這一句話,讓人徹骨徹髓的感受到一代大師,85 年前從故鄉揚州出發,踽踽走向世界,其偉大又堅定的承擔之力,在3 萬多個日子持續展現其舉重若輕的安然,在言談笑語間,將人間的苦難,如風吹落葉般,一語輕輕帶過……。

 

一時之間,來自各界對家師悼念的視頻、追思的文章,如同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世界的各方善緣紛沓而來──男女老少,各種年齡、各行各業,帶領著我們看見大師為人處世的風範,他以人為本,把每一個人都當成了天,處處體現對人世間的真心與熱誠,卻又潤物細無聲。曾有學生向大師問道:「請問大師修行的密行為何?」大師起先笑答:「既是密行,怎能說出來?」然而慈悲的大師接著又說:「不過既然你有心學習,我可以告訴你,我終身奉行──待人好。這是我的密行。」正如他在《往事百語》中言:「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體現無我而無所不在的慈悲智慧。

 

由於部分文章來自與大師結緣的朋友,在網路分享,或由同參道友提供,文章來源非常地多,例如:聖輝法師、本性法師、僧伽先那比丘、證嚴法師、王作安、劉長樂、賴永海、程恭讓、陳肇隆、楊朝祥、林聰明、何卓飛、李開復、陳文茜、楊惠姍、沈春華等教界及學術文化各界的追思文。我們從這期開始,首先選錄百篇,依姓氏筆劃排序,會在《學報》陸續發表,之後也計劃做全面、系統性的結集。在這裡一併感謝,也請各界朋友原諒,不再一一通知。

 

近月來,海內外許多報章雜誌以電子、平面各種專題方式報導大師的行誼,我們擇錄部分內容做「專題報導」,提供來者對大師行誼做初步的認識,如想對大師有更多了解、研究,可以進一步閱讀今年發行的395 冊增訂版《星雲大師全集》。感謝大師為我們留下了4,000 多萬字的教法言說,《星雲大師全集》如同大師法身常在,可謂人間佛教樹立的法幢。

 

《佛遺教經》記載佛陀最後的教化:「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以後,我諸弟子輾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大師也說:「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未來,不論僧、信四眾弟子,我們每一個人能行佛陀所行,言佛陀所言,輾轉行之,大家發願奉行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弘揚出去,那麼大師的法身便因此常在而不滅。

 

回首那天,時間似乎靜止的上元節燈海,我們站在慈悲相好的接引大佛面前,抬頭仰望天上如此完美柔和的月亮,似乎象徵大師一生功德的究竟圓滿。隨風飄揚的串串燈盞,一如大師發願將人間佛教造福世間的心願,千燈、萬燈的傳承下去,願每一盞燈都代表了善念、慈悲的心燈,永遠在人間流轉。

專題
三寶頌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27
專題
真誠的告白一我最後的囑咐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31
專題
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19
專題
星雲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20
專題
佛光山之歌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16
專題
大師如斯教誨定當依教奉行
本性法師
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福州開元寺方丈
14
專題
懷念星雲大師一道是審查自心,發覺貪瞋無明
尤虹文
當代音樂家
10
專題
星雲大師點滴開示
王力行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
15
專題
法水長流,光耀五洲一追憶陪隨星雲大師往事點滴
王玉新
揚州市旅遊協會會長
15
專題
有幸結緣「中國和尚」
王作安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國國家宗教局局長
19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