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曇無德部與海洋文明 ―以「如意珠的故事」為例
分類
論文
期別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53期
作者
黃夏年
單位職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編者
妙凡、蔡孟樺主編
摘要
釋迦牟尼佛圓寂百年,統一的僧團開始分裂,最後出現了十八部或二十部。部派佛教是地方文化影響後出現的佛教派別,隨著一些部派擴大,又開始影響到其他地區的佛教。從上座部的說一切有部分出的曇無德部,本是西北印度內陸地區的派別,但是後來卻傳到了南印度海邊地區,本文通過《曇無德律》記載的「如意珠的故事」,分析部派佛教在爭奪與分裂的過程中,從陸地文化轉向海洋文明的過程。
引文
黃夏年:〈曇無德部與海洋文明 ―以「如意珠的故事」為例〉,收入妙凡、蔡孟樺主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53期,高雄: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4年 09月,頁138-163。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