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於紐約鹿野苑、2018年於聖地牙哥舉行全國性的「英文弘法人才培訓」後,近百位來自佛光山北美洲21個別分院的法師與佛光人,4月19日至21日齊聚佛光山西來寺,參加為期3天的「2019北美英語弘法人才研討會」,學習應用「四層次問題討論」的導讀技巧,分享將前兩期研習會所學應用在讀書會的經驗,並討論用創意的方式將佛法傳佈到英語系的社區,深入本土化。
此次研討會採用星雲大師著作《成就的祕訣:金剛經》英文翻譯版本,做為研習的教材。國際佛光會英文檀講師Ina Denton表示,《金剛經》義理深奧,大師在書中用深入淺出的解釋,配合生動的故事,將難懂的佛法融入生活中。宣講員可透過佛法和大師著作,在日常生活當中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
●僧信平等 本土應用 共同弘揚「人間佛教」
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開幕典禮中指出,星雲大師認為僧團與信徒平等,如鳥之雙翼,人間佛教的弘揚應當僧信一起努力。
佛教教理的弘傳,大多藉講經說法的方式,此研討會可以增強讀書會宣講員導讀的技巧,並應用其他輔助方式深入本土化。期勉眾人有所收獲,把所學帶回自己所屬道場。
星雲大師指出,本土化的核心重點是用當地的語言、風俗、習慣、教育去深入。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表示,所謂「本土化」是透過閱讀、辦活動、遊戲、說故事等,不同方式傳達到當地的社區。妙光法師期望透過研討會,激發更多新的傳佈人間佛教方法,讓人間佛教更具時代性和人間性;把學到的佛法應用到生活中,這才是人間佛教的使命和目標。
●熟練導讀技巧 豐富授課元素 提高學習興趣
「四層次問題討論」導讀技巧從第一次在紐約鹿野苑研習就已開始進行,本次更深入利用《金剛經》做為閱讀材料,學員分成小組討論,設計由淺入深的四類問題,從學習視譯,進而思考義理、延伸到個人經歷而深入了解佛法,進而將所學深化為核心價值。
佛光山芝加哥禪淨中心的Steve利用吹氣泡遊戲解譯「無常」;Malinda Yeh先挑戰大家對杯子的定義,繼而用紙張摺成杯子裝水,打破大家平常對事物的既定認知,重新思惟。Ina Denton進一步表示,在這些元素裡加入適度的幽默,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文共修 唱誦統一
本次研討會採用佛光山本土化委員會所編輯的英文共修唱誦版本,做為研討會期間2次共修法會的課誦依據,程序包括唱〈三寶頌〉、《心經》、〈讚佛偈〉、念佛、繞佛、靜坐、開示、誦念星雲大師〈為弘法善知識祈願文〉、三皈依、回向,將英文共修法會唱誦內容標準化。
●本土化建議
北美洲人間佛教本土化主任、佛光山佛州光明寺住持覺凡法師表示,所謂的本土化,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思考如何接引訪客,讓初來乍到的民眾對佛教寺院感覺自在,願意走進來學習佛法。
來自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的Avelyn Busch表示,經過此次培訓,不論是在西來寺當義工導覽,或是帶領讀書會,都可以運用「聞、思、修、證」四階段的技巧,他高興說:「I am ready!」
佛光西來學校老師Hsiang-Yu Ho對利用說故事、使用道具幫助學習等很有興趣,因為使用得當,可以幫助小朋友加深印象,增進學習教果。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林慧萍師姑則回應,中心有童書及星雲大師著作翻譯,可免費下載。大家互相支援合作,期望本土化在北美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