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9/3/1 下午 04:04:47 作者 程恭讓 點閱 5329 回覆 1 佛陀教法思想之根本宗旨是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 由《雜阿含經》求證釋迦牟尼佛之教法思想,首先可以肯定地說,佛陀教法思想的根本宗旨,乃是關懷眾生及人類的現法 樂、後世樂及究竟樂的問題。所以佛陀的教法思想,從本質上看,可以說是為眾生、為人類探求幸福之道的學問;從特徵的角度言,佛陀為眾生、為人類所探求的幸福之道,則是能對人類現法樂、後世樂及究竟樂問題加以辯證考量的一種幸福之道。
程恭讓 2019/3/6 下午 06:52:58 原始佛教佛陀時代佛陀說法的標準模式,代表著重視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辯證統一的智慧,現在這一智慧則有被悄悄轉換為只是重視究竟福祉、理想福祉,而不夠重視現實福祉,從而有將現實與理想切割為二的可能。我們知道:人類的究竟福祉必定要建立在現實福祉的基礎上,完全失去現實福祉基礎的所謂究竟福祉,只能是抽象的,甚至是虛幻的。這是我們從後世佛教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反思而得的一個經驗教訓!http://fgsihb.org/article-info.asp?id=2262
原始佛教佛陀時代佛陀說法的標準模式,代表著重視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辯證統一的智慧,現在這一智慧則有被悄悄轉換為只是重視究竟福祉、理想福祉,而不夠重視現實福祉,從而有將現實與理想切割為二的可能。我們知道:人類的究竟福祉必定要建立在現實福祉的基礎上,完全失去現實福祉基礎的所謂究竟福祉,只能是抽象的,甚至是虛幻的。這是我們從後世佛教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反思而得的一個經驗教訓!
http://fgsihb.org/article-info.asp?id=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