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燈—星雲大師全集讀後感
2019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輯要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論要
2019 Studie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II: Practical Application 人間佛教論文選要
01.Humanistic Buddhism and It’s Huma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Incorporation into Daily Life
02.Humanistic Buddhism as an Approach to Management
03.On the This-Worldly Emphasi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04.The Futur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07.Humanistic Features in Contemporary Chan Practices: Using Fo Guang Chan as an Example
08.A Study on Gender Equality in Humanistic Buddhism
09.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Buddhist Economics"
11.Historic Achievements of the Hsing Yun Model
12.The Influenc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Deepening the Founding Ideals of Community College
2018 Studie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I: Foundational Thoughts 人間佛教論文選要
01.A Treasury of Academic Thought on Humanistic Buddhism
02.How to Establish Humanistic Buddhism
03.Establishing a Humanistic Pure Land
0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05.Fundamental Tenet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06.My Understanding of Humanistic Buddhism
07.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istic and Traditional Buddhism and its Issues
10.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Ten Great Contributions to Buddhism
13.The Buddha in Humanistic Buddhism
14.Humanistic Buddhism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Buddhism
15.The Process of Modernizing Buddhism: Two Thousand Years of Rise and Fall in Human History
16.Humanistic Buddhism: Responding to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2018人間佛教社會學論集
2017人間佛教論文選要
2017青年寫作獎學金
2016青年寫作獎學金
2015青年寫作獎學金
2014年第二屆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8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02.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修行學——《貧僧有話要說》關於人間佛教修行思想的綱要解說
07.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金剛經講話》的修持論及其詮釋特點
10.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禮佛如佛在 ——以慧思大師《受菩薩戒儀》為中心
11.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的建構
12.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從印順法師到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佛陀觀的當代演進
13.生命、生活、生死: 佛教道德教化的理論支撐、基本特性及其同個人生活的關係
14.生命、生活、生死: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信念「生命不死」的現代詮釋
15.生命、生活、生死: 日本的「臨床宗教師」及對現代佛教教育的啟示
16.生命、生活、生死: 當代社會中身心問題之省思與療癒─—取徑人間佛教的生命教育
17.生命、生活、生死: 佛教做為一種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事業
18.生命、生活、生死: 關注社會問題,促進社會進步——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實踐為中心的探討
19.生命、生活、生死: 星雲大師對佛教經典之管理實用的當代詮解
21.生命、生活、生死: 「同體與共生」在佛光山價值體系中的位階——以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為基礎的研究
22.生命、生活、生死: 星雲大師的動物觀——兼論動物保護與人間淨土建設之關係
24.人間佛教文化: 洞鑑古今、高瞻遠矚──論星雲大師藝術思想對人間佛教的貢獻
25.人間佛教文化: 對《星雲大師全集》暨星雲大師出版著作的分析及其出版意義的探討
26.人間佛教文化: 溯源與流變:佛光山系統十八羅漢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27.人間佛教文化: 星雲大師闡發不生不滅義理之恒廣價值——略說人工智能 證諸法自性「空」
29.人間佛教文化: 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理念之淵源及思想背景
3.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修持建設社會,戒律構成公德——星雲大師的社會修持理論
4.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人間佛教的「菩薩道」修持進階及其社會融入探析——以太虛、法舫、星雲三位大師為中心的考察
5.人間佛教修行思想: 人間佛教制度研究 ——以《僧事百講·叢林制度》為中心
2017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2016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02.主題演說之一:把「求」的佛教變成「給」的佛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給當代佛教的啟示
04.人間佛教的生命關懷與人文療癒──以星雲大師談身心的安住為主的論析
13.人間佛教概念新闡 ——以星雲大師近年之相關論述為主要依據
16.「同體共生」的精神來源——以星雲大師國際佛光會第二次主題演說為依據
20.內在超越與完全他者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質及其他
22.典範重塑——從《畫說十大弟子》談佛教生命教育的當代實踐
25.以「人間佛教」的實踐認識「人文宗教」——兼談「佛光宗」的時代特色
27.當佛陀約會神明「2015 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觀察思考
29.以音聲做佛事、用歌聲弘佛法——台灣佛光山梵唄與佛教之探究
33.人間佛教:多元佛教與佛教的人本主義——以佛耶比較為背景
2015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02.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偉大意義
05.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 ――以其《般若經》著述為中心
06.理解現代人間佛教佛典詮釋思想及方法 的圭臬――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初探
12.從「山林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弘法精神 ――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菩薩道理念
13.無聲唱出百年病——民國佛教與青年星雲 (1939-1949) 的「人間僧伽教育」觀
1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實踐的融和性特色 ――以佛教內部融和為重點的考察
17.佛法與生活――星雲大師「佛法生活化」 與「生活佛法化」片論
22.從佛教的「解脫觀」看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 以《雜阿含經》與星雲大師之著作為依據 *
24.星雲大師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 ――以香港佛光道場義工教育為例
27.人間佛教與宗教觀光的再定義―― 佛陀紀念館神聖與世俗的融合
31.成就「他者」欲求的菩薩行者 ――禪者、交互主體性與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日常語義」症療
32.宗教融合與宗教對話新拓展 ――佛光山佛教實踐的一個側面
33淨土念佛法門在當代臨終照顧場域的實踐 ――臨終念佛經驗的現代詮釋
34.佛教回傳印度之比較研究 ── 達磨波羅大菩提會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35.從星雲大師在馬來西亞弘法事蹟 探析其人間佛教內涵與開展
36.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星雲大師與中國佛教國際化
39.人間佛教與中國佛教的現代化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中國佛教現代化 的引領示範作用
45.「人間佛教」需要「人間解釋」 ――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創造性解釋
47.人間性與現代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模式之現代性的證成( 一)
51.進行「傾聽」的現代日本佛教 ── 應對社會需求的臨床宗教的嘗試
52.以《大寶積經.寶梁聚會.阿蘭若比丘品》 為依據的動物倫理實踐
54.一種個性化的書寫方式與解釋模式――讀程恭讓教授新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55.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宣導與創立――讀程恭讓教授《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56.演繹人間佛教的新力作――評程恭讓教授《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58.「方便善巧」與人間佛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略評
59.人間佛教重大理論與現實課題的深度解析――評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2014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19.從《百年佛緣》看星雲大師弘法創新及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的啟示
20.從「三教合一」到「人間佛教」─ 論《佛光菜根譚》對《菜根譚》的傳承與發展
22.人間佛教實踐傳統之探討─以佛教經典與星雲大師對「直心」之論述為主
23.星雲大師的實修觀念與禪宗思想史脈絡─從早期禪宗與《楞伽經》的象徵性意涵談起
25.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以天台「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為主的論析
29.中國佛教夢:走向世界弘法的新征程——重溫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理念與遺願
33.「人生的佛教」與「死、鬼的佛教」─以近代江浙地區為中心
36.佛光山佛教藝術理念探析——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看近現代佛教藝術的開展
42.越南竹林禪之居塵樂道傳統─根據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視角的觀察
48.都市:「極樂」與「娑婆」之間─論「人間佛教」的「都市波羅蜜」
2013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08.星雲人間佛教對老人關懷之探討—以宜蘭仁愛之家日托班為例
09.慈心悲願,利樂人間—從「慈悲心」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
14.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以「戒定慧」三學為中心
18.論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中華文化——兼論漢傳佛教的現代化
19.晚明佛教復興與人間佛教興起之文化省思─以晚明四大師與星雲大師為中心
30.人成與佛成—對於現代化轉型中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實踐探索之思考
33.從星雲大師本土化理念看佛光全球弘法之文化適應及成效——以荷蘭荷華寺為例
35.現代泰國上座部僧團教育的兩次更革附論:與台灣佛光山教育作對比
2013年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之運用研討會
2010年第一屆「國際佛教大藏經」學術研討會
2009年人間佛教的當今態勢與未來走向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09.乘著「宗派佛教」的翅膀─當代中國「人間佛教」的超升之道
13.人間佛教實踐與中國公民社會——以佛教基層組織的運作格局為中心
14.人間佛教實踐中的公民意識——以上海佛教徒老板的研究為例
18.以人間佛教中「四攝」為指導建設大學公益社團活動的基本問題初探
19.弘揚「人間佛教」的精義提升青年學子之精神品質——關於在研究生教學活動中復興佛學「講會」傳統的思考
20.人間佛教的當代詮釋─以禪佛教智慧在當代社會的轉化為中心
22.契理契機與人間佛教的未來─以太虛法師人生佛教之「理」「機」為分析基礎
24.現代文化新特徵 人間佛教新革命─太虛星雲佛教制度文化建設比較論
32.面對不同佛教文化型態的人間佛教─最近十年在台灣的發展探討
37.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的「凡塵使命」─試論當代中國南傳佛教慈善事業的發展
41.思考由生死輪迴引發的住地遷移─以《不增不減經》為主要依據的世界觀
42.注疏與俗講─從《維摩詰經講經文》釋「如是我聞」一語考察其將注疏通俗化的方法
2009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人間佛教及參與佛教的模式與展望
03.人間佛教對經典詮釋的可能模式以「菩薩右脅生」為探討案例
05.近代人間佛教與社會政治關係略論—以太虛人間佛教思想為例
12.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建構芻論——佛教生死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
16.Civi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Buddhism-- Study on IBPS (HK) LTD
18.Buddhism and Politics: Historical Reflections
19.Reforming of Buddhist Practices in Fo Guang Sha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20.Engaged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A Comparison of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21.Transnational Networks of Dharma and Development: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22.Humanist Buddhism and Transcending the World
24.From “Self-liberation” to “Universal Salvation”: A Theravada Buddhist Perspective
25.Secularization of Buddh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26.Ambedkar’s Reception in Indian Academia
27.“Spreading Compassion in America: Tzu Chi and the New Frontier of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2008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與當代人文關懷
02. 歐陽竟無與「人間佛教」─從佛教政治與佛學研究法二方面看
03.「和平主義者」對 「反和平主義者」─ 四種現代韓國佛教模式
04.暴力的源流:瞋恚心——重新詮釋《阿育王傳》所述之正義法王的暴行
13.抉擇佛教所施設的多樣的修行道路之基本原則:以《大般若經‧第四會、第十六會》為依據
15.佛教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
27.Peacemakers vs.Anti-peacemakers:Four Forms of Moden Korean Buddhism
29. Buddhism and the Two-fold Challenges of the Human Being
2007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禪與人間佛教
03.大陸人間佛教的新開展─以河北慈濟功德會的「弘德家園」為例
07.「一即一切」與「立處即真」─禪宗承繼天臺符號詮釋的教學法
15.從無情說法不思議探討禪法的詮釋─以香嚴擊竹有省、靈雲見桃花悟道兩公案作例
21.關於『摩訶止觀』「灌頂序」中的西天付法相承說─灌頂說形成之思想背景初探─
23.從日本中世禪語辭書中的「俗語」、「熟語」看禪宗的人間性
25.Folk Wisdom and Ch’an Humanism as Seen in the Platform Sutra ?
26.“One is All and All is One”The use of sign in Tiantai and Chan Buddhist teaching
27.Humanistic Life and Characters of Seon Master Choeui Euisun(1786-1866)
200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禪宗與人間佛教
2004年人間佛教論文集——麥積山石窟藝術與人間佛教
2002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人間佛教
2001年佛學研究論文集——宗教音樂
2001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人間佛教
03.唯識法門看生命的實現─唯識派心理學及其在諮商輔導上的應用
12.Roar of the Lioness:A Women’s Revival in Humanistic Buddhism ─ A Case Study of Fo Guang Shan
13.Emperor Asoka’s Dharmavijaya(Conquest by Righteousness)and its Affinity with Humanistic Buddhism
14.Buddhism and the Digital Age
16.A Proposal for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to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2000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音樂2
1998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音樂
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01——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
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02——當代宗教理論的省思
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03——當代宗教的發展趨勢
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04——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
1995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現代化
1994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與花
1993年:佛教未來前途之開展
1992佛學研究論文集——中國歷史上的佛教問題
1991雲南大理佛教論文集
1991年佛學研究論文集:融合
09.Social Integration for Buddhists - The Mixed Message of Kalyanamitras
10.Svartha and Parartha: The Unity of the Arhat and Bodhisattva Ideals
11.A Historical Meaning in Harmony of Ch’an and Pure Land Thought
12.Two Models of lntegration in Buddhist Philosophy
15.Emptiness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Ch'an Buddhism of China
1991年佛光山佛教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0佛光山國際佛教學術會議論文集
21.TWO CANONS AND TWO RE仁ONSTRUCTIONS OF BUDDHISM FOR THE MODERN AGE IN SRI LANKA
22.THE CULT OF KUAN YIN IN A 仁HINESE COMMUNITY IN SOUTHERN TAIWAN
23.TOWARD A MODERN BUDDHISM AND BEYOND:ETHICAL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REFORMER T’AI-HSU
24.COUNTERFACTUALS, QUANTUM MECHANICS AND MADHYAMIKA BUDDHISM
25.VALUING NATURE-HOW BUDDHISM CAN HELP
26.THE MODERN STATE AND WARFARE:IS THERE A BUDDHIST POSITION?
27.BUDDHIST ETHICS OF DEATH AND DYING
28.A BUDDHIST CRITIQUE OF FAME, ROMANCE AND MONEY
29.PROBLEMS CONNECTED WITH BUDDHIST PRINCIPLES IN THE MODERN WORLD
30.PSEUDO-BUDDHISM IN THE FORM OF SCIENTOLOGY
31.BUDDHISM IN ITS ENCOUNTER WITH CHRISTIANITY IN THE MODERN WORLD
32.JAPANESE ZEN AND THE WEST: BEGINNINGS
33.THE ORIGINAL STATE OF NATURE AND ITS CORRUPTION: A SOCIAL-ETHICAL APPROACH IN ZEN BUDDHISM
34.ZEN, NIHON-DO, AND TECHNOLOGY
35.BUDDHIST CLERICAL MARRIAGE IN JAPAN: Origins and Responses to the 1872 Nikujiki Saitai Law
36.A BUDDHIST PRACTICE FOR THE MODERN WORLD: RISSHO KOSEI-KAI AND THE LOTUS SUTRA
37.BUDDH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THAILAND
38.THE IMPLICATIONS OF DR. B. R. AMBEDKAR’S CONVERSION TO BUDDHISM
39.BUDDHISM IN MAINLAND CHINA 1980-90: A SURVEY
40.DEMYTHOLOGIZING CH’AN BUDDHISM: AMERICAN SCHOLARS IN DIALOGUE WITH OUR MEN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