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10.《法華經‧方便品》的當代詮釋─兼論佛教內部對話的課題 |
出處 | 歷年論文集 |
期別 / 書名 | 2008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與當代人文關懷 |
作者 | 黃國清 |
單位職稱 | 南華大學宗教學所助理教授 |
語言別 | 中文 |
論文年代 | 2008 |
出版日期 | 2008年8月 |
關鍵字 | 法華經、方便品、一乘、六波羅蜜、佛教內部對話、南傳佛教。 |
摘要 | 本文透過梵漢本對勘以理解《法華經‧方便品》重要段落的文義,配合當代學界的研究成果,對此品進行現代的詮釋。通過對經文的審視,發現經中缺乏對佛智慧具體內涵的說明,這應不是本品重點所在,論述重心是如來出世本懷的彰顯與唯一佛乘的勸化。參照現存梵本文義,「一乘」就是「佛乘」,並無另外的「一佛乘」。如來出世教化,欲令一切聽聞者都修習佛乘而成佛。至於一乘的實踐內容,考察偈頌的敘說,是以「六波羅蜜」為主體,並納入佛陀崇拜的一些初機行法。此品保有初期大乘佛教的活潑實踐精神。本文第二部份探討在全球佛教文化語境中《法華經》與其他佛教傳統的對話課題,尤其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法華經》與聲聞佛法的目標不同,前者在成佛,後者在成阿羅漢,這並不造成對話交流的障礙,真正構成妨礙的是堅持自身的優越感,視己派教義為圓滿自足。謹守自己學派的教義,反使自己失去學習、成長的機會。若雙方以開放態度從事平等對話,不僅能促進相互之間的理解,也可獲致相互充實與共同提升之效。聲聞佛法助於《法華經》佛乘實踐深度的維持;《法華經》助於聲聞佛法心靈廣度的擴充。期望藉助本文的探討促進深層的人間佛教實踐。 |
點閱 | 1267 |
下載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