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13.基督教「愛觀」與佛教「慈悲觀」的比較——宗教社會關懷的倫理基礎 |
出處 | 歷年論文集 |
期別 / 書名 | 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03——當代宗教的發展趨勢 |
作者 | 翟本瑞、尤惠貞 |
單位職稱 | 逢甲大學通識教學組副教授 |
語言別 | 中文 |
論文年代 | 1996 |
出版日期 | 1996年8月 |
關鍵字 | 愛、舊約、新約、慈悲、染污、自覺、人間佛教 |
摘要 | 大部分社會的倫理價值規準,都有著相當程度的排他性。宗教倫理雖然強調超絕的價值,但並不必然會與現世俗民道德相對立,甚至對俗民價值加以改造。例如,猶太教是以律法為主的宗教,強調公義的絕對性,因此對於非我族類的異邦人,採行不同的道德價值而絲毫不為件。然而,在世界主要宗教中,基督教的「鄰人愛」與佛教的「大慈大悲」,提升並改變了俗民排他的現實態度。雖則如此,這兩大宗教教義的基本出發點,以及其內在邏輯,仍然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下文,將分別論述此兩宗教的基本出發點。 |
點閱 | 1033 |
下載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