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 10論中國禪的「平常心是道」與新儒家之「增益的執著」 |
出處 | 歷年論文集 |
期別 / 書名 | 1986 世界顯密佛學會議實錄 |
作者 | 楊惠南 |
單位職稱 | 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語言別 | 中文 |
論文年代 | 1986 |
出版日期 | 1988年9月 |
關鍵字 | 中國禪、平常心是道、馬祖道一、新儒家、增益的執著、朱熹 |
摘要 | 中國禪所倡導的「平常心是道」,意味著一個人必須忠實地面對外在的世界。外在世界不管是什麼樣子,每一個人都應該依照它的「本來面目」,來觀察它、對待它,而不加上個人主觀的感情,來歪曲它。作者以為,「平常心是道」的這一禪風,乃是『楞伽經』的「佛性」思想與『般若經』的「法空」思想,所衍生出來的綜合性思想。這一綜合性的思想,可以對治當前中國社會的弊病。 當前中國社會的某些弊病,是由「新儒家」思想家所引生的「增益的執著」。宋明以來就籠罩著中國思想界的「新儒家」思想,往往不依世界的「本來面目」來對待它,相反地,刻意地用主觀的道德意識,來詮譯客觀的世界。在這一詮釋之下,只有合於「新儒家」之道德標準的事物,才是有價值的;其他無關於道德的事物,成了次要的、甚至罪惡的 存在。這是現代中國社會之所以崇拜權威、注重教條,乃至生活刻板,無有藝術情操的原因。 作者以為,「新儒家」所帶給當前中國社會的「增益的執著」,中國禪的「平常心是道」,正好可以做為這一缺失的針砭和彌補。 |
點閱 | 1135 |
下載 | 7 |